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86-7213-0250

友妈帮托管:孩子写作业注意力差,做好这两方面,会有显著提升

发布时间:2024-07-30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94

摘要: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老跑神、开小差,常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; 孩子写作业不专心,小动作很多,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要花3个小时; 孩子阅读时不能静下心来,还没看几分钟就丢

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老跑神、开小差,常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”;
 
“孩子写作业不专心,小动作很多,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要花3个小时”;
 
“孩子阅读时不能静下心来,还没看几分钟就丢下书做别的事了”
 
······
 
每隔一段时间,后台就会收到家长关于孩子注意力差的留言,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家长,批评、监督、好言相劝,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明显改善。
 
家长们通常会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是态度问题,故意不认真、不好好学。
 
其实,准确来说,注意力好坏是能力问题。
 
当一个孩子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注意力缺失、注意力障碍,他根本不具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专注的能力,就像一个孩子还没学会基本功,就强迫他跳舞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 
因此,光靠批评、说教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,应当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:
 
一是在生活中保护孩子的注意力;
 
二是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孩子注意力,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。
 
 
先说保护孩子的注意力,家长们需要了解容易破坏孩子注意力的因素:
 
(1)孩子专注做事时,家长总是打扰
 
最容易破坏孩子注意力的,当属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打扰。
 
这样的场景很普遍:
 
孩子在房间写作业的时候,家长进进出出,一会问渴不渴、饿不饿,一会送来水果牛奶;
 
孩子在认真看一本书的时候,晚饭熟了,妈妈喊:“别看了,吃完再看吧。”
 
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的时候,家长不管出于什么缘由,都不要突然打断、干扰孩子。
 
在你想喊孩子之前,先观察一下他的状态,尽量等到他做完了手头上的事之后。
 
(2)家庭教养方式不当
 
在溺爱、放任型教养方式下,家中缺少规则,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,没有定性,容易导致注意力涣散。
 
在专制、控制型教养方式下,家长过度监督、逼迫孩子,孩子做事只能听安排,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,精神经常处在紧绷、敏感状态,需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用来“对付”家长,那么,用于正常生活、学习的注意力就会被削弱。
 
而且,孩子缺少自主权,在不是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上,更难集中注意力。
 
想要保护孩子的注意力,家庭中应当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,不溺爱、有规矩,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,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。
 
(3)不良的饮食习惯
 
孩子的饮食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注意力。
 
比如,不爱吃蔬菜水果、偏爱肉类、吃得过多,热量过剩,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,不利于集中注意力;
 
碳水化合物(米饭、白粥、甜食)摄入过多,经常食用腌制、含有添加剂、防腐剂的食物,都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。
 
不吃早餐,能量供应不足,大脑昏昏沉沉,也不利于集中注意力。
 
家长平时要保证孩子营养摄入均衡,合理膳食,科学搭配。
 
 
饮食规律,三餐定时定量,不暴饮暴食,少吃过甜过咸、油炸食品,适量摄入鸡蛋、牛奶、蔬菜、豆类、坚果。
 
(4)睡眠不足
 
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重,睡眠不足的情况越来越普遍。
 
睡眠不足的孩子会思维迟缓,头脑紧张,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厌烦、忧虑、倦怠。
 
他对学习缺乏热情,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意愿下降,从而降低学习效率。
 
教育部 2008 年颁布了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,明确规定,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: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十小时,初中生九小时,高中生八小时。
 
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,家长不可忽视。过量的学习、兴趣班影响孩子睡眠和身心健康,得不偿失。
 
(5)过早接触电视、电子产品
 
还有一类注意力障碍的孩子,是由于过早接触手机、电视、电脑。
 
有些孩子才一岁多的时候,家长们图省事,就把手机丢给孩子,孩子能安安静静玩个把小时。
 
研究表明,过早接触电视、电脑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社交障碍等问题。
 
长期沉迷高刺激、高反馈的游戏、短视频,也会让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习、阅读等认知活动中。
 
建议家长,孩子2岁前,尽量不要让他看电视、接触电子产品,最好的陪伴和学习是亲子之间的互动。
 
孩子上小学后,也要定好规则,每周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。
 
从小控制好电子产品的使用,对孩子注意力的保护十分重要。
 
 
再来说说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有效途径,主要有下面几点:
 
(1)营造简单、有序的家庭环境
 
孩子的注意力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,尤其是对于存在注意力障碍的孩子,更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声音、物品所吸引。
 
比如一个家里物品乱放、各种声音嘈杂、人来人往,孩子随意在客厅的桌子上写作业;
 
另一个家干净整洁,物品摆放在固定位置上,孩子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可以不受打扰,房间里没有玩具、电子产品。
 
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,集中注意力学习。
 
日常生活中,保持家庭环境干净、整洁、有序,孩子更有秩序感,头脑清晰、有条理,做事更能集中注意力。
 
这就需要全家人养成爱卫生、东西用完放回原处的好习惯,不在家里进行打麻将等嘈杂的活动,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。
 
(2)有规律的生活
 
艾盖瑞/贝南罗特在书籍《从0岁开始》提到:
 
“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。稳定的作息,足够的睡眠,规律的锻炼,均衡的饮食造就健康的体魄;
 
更重要的是,稳定的作息让孩子准确地知道下一个时间段要做什么,从而建立其内在的节奏感,从而生成可预见的安全感。”
 
过一种稳定、有规律的生活,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大有帮助。
 
到什么时间,就知道该做什么事,孩子内心有一种确定感、安全感,不用在无关的事情上浪费精力,做事能够保持专注。
 
小学前的孩子可以参考幼儿园的时间表,重点规律吃饭和睡觉时间点,早睡早起、按时吃饭、每天午睡,其余时间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安排活动,比如阅读、运动、亲子游戏。
 
小学后的孩子,主要根据学校的时间来安排,和孩子约定好放学写作业的时间段。
 
尤其是到了周末、假期,孩子容易放纵自己,可以睡睡懒觉,但不能毫无节制,家长依然要引导孩子有计划、有规律地度过一天。
 
(3)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
 
阅读与专注力是相辅相成的,阅读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获取书中的信息,越专注、阅读越高效;反过来,经常阅读,专注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。
 
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
 
“阅读是对‘学习困难’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。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,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。‘学习困难’的学生读书越多,他的思维就越清晰,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。”
 
这其中,就包含了阅读对于促进孩子注意力发展的作用。
 
从这个角度出发,家长也应当重视阅读,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,阅读时的专注,会慢慢迁移到其他事情中,让孩子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好习惯。
 
孩子1岁左右,家长就可以开始给孩子读绘本、讲故事,以亲子共读为主,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;等孩子大一点,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。
 
在这里强调一点:
 
家长每次给小班孩子讲故事、中班孩子读故事的时候,必须要求孩子停下其他所有的活动、放下所有的玩具,端坐在家长对面,眼睛看着大人的脸,否则就停下来不讲。
 
讲完故事之后,必须要向孩子提问:谁、什么时候、在哪儿、发生了什么、结果如何?甚至要求孩子把故事复述一遍,这样才能够确保孩子在专注地听。
 
(4)玩注意力游戏
 
一个人对于自己感兴趣和热爱的事物,更能专注其中。
 
孩子天生对游戏有极大的兴趣,通过一些注意力游戏,比如拼乐高、搭积木、拼图,能够让孩子的注意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集中。
 
从孩子小时候开始,家长就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一些注意力游戏,来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。
 
比如:走迷宫、比较两张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、舒尔特方格、数字记忆、反口令游戏等。
 
(5)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
 
我们可以观察到,成绩差的学生,注意力都不会好到哪里去,而那些成绩好的“学霸”,往往都能专注地听讲、写作业。
 
很大一部分原因是,“差生”在学习中有很多困难,许多问题都不懂,写作业时很多题目都不会,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于是自信心下降,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。
 
兴趣不高、缺乏主动性,就会导致集中注意力。
 
因此,家长需要及时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,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,鼓励孩子想办法学通、学懂。
 
当孩子在学习上找到成就感,自信心更足,兴趣也会更浓厚,主动性增强,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。
 
同时,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,不要在学习上对孩子过度唠叨、施压、控制,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 
培养孩子的注意力,需从小做起,做好以上这些事,耐心等待孩子的进步,一定会有收获。
 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