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说不能随便责罚孩子,听了这话,很多家长都犯了难:孩子犯了错,难道就不管了吗?
孩子有错不但要指出来,惩罚也不可少,这样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。
今天晋级教育就教你,孩子犯错家长应该怎么做!
这些惩罚方式,各个都很科学
惩罚有多种方式,而我们要说的当然是科学的惩罚,下次孩子做错事,妈妈们可以根据不同情景选择运用,可千万别只会大吼大叫!
1:肢体语言的暗示
带孩子出门吃饭,菜没上时,他用筷子勺子敲打餐具,声音有些刺耳,这时候我叫了声他的名字,认真地盯着他并摇了摇头,这样的暗示让孩子明白:我不可以这样做。
2:失去某些特别待遇
每个孩子都有他最喜欢做的事情,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,玩某个玩具,或者想晚点上床睡觉。
一旦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,可以剥夺他这个特权。但是,一定要慎重,不能一次剥夺太多,或时间过长。
如果第二天表现好,可以适当增加点奖励,对于某些孩子来说,有些压力,他就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。
3:缓和矛盾、转移注意力
有时候孩子犯错,父母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,孩子很容易越听越烦,引起抵触情绪。
与其这样,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,换个环境。
走一段时间后,再告诉他:“我很爱你,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。”这样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,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4:为自己的行为负责
因为和孩子自身“利益”有关,所以我觉得实施起来其实也是最有效的。
我们要让孩子知道,对别人造成损失要补偿,做错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。
当他发现这样的后果是他不愿意承担或承担不了的时,他自然就不会这样做了。
除了方法,原则也很重要
方法是一方面,想要取得好的效果,这些原则不可少:
1:意见统一
最忌讳的就是标准不统一,最常见的是,爸爸跟妈妈意见不一致。
对孩子的要求,无论什么时候,都要保持一致,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,耍小聪明来逃避惩罚。
2:不重复数落孩子
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就把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,这不仅会让孩子反感,还会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,就永远无法摆脱,既然摆不脱,改又有何用。
而且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,容易使孩子养成“心理惰性”,失去对父母的敬畏。最终当再次出现相同刺激时,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,甚至消失。
3:不贴标签
孩子犯了错误,可以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,千万不要给孩子下结论,贴标签。
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,产生我就是这样的人、我怎么都做不好的想法。
比如你对孩子说:
“你个爱哭鬼,动不动就哭!”孩子会哭得更厉害。
“你就是太懒了,每次都收拾不好!”孩子就心安理得地懒下去。
因为你随口一说的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,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,可能还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自身的不足,破罐子破摔。
归根到底,惩罚并不是打和骂,有效的惩罚既是温柔的教育,也是最深入心底的教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