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小学家长来说,检查孩子作业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。家长多在“投诉”孩子这几种情况:
@我想更懂你理会
正在陪写作业,老师让十分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,包括写名字,这货三分钟过去了,还在把名字写了擦,擦了写,想吼硬是憋着,快内伤了~
@睡觉最怕吵了
一写作业尿尿,拉屎,喝水,肚子不舒服,腿让蚊子咬了,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。
@风吹雪落
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,然后心梗住院了,做了两个支架。想来想去命重要,作业什么的就随其自然吧~
@某某。
儿子语文课都要读课文五遍并签字,有次我在看书他在读课文,前面读的啥没记住就听见:秋天来了,挂花开了......
我一愣问啥花开了?他说挂花!我火一蹿,大吼:挂花?挂花?挂哪呢花?他弱弱的说挂树上...我没忍住...
@荡秋千
我们家的数着数着说妈妈手指不够了,我说把脚指加上,然后默默去脱袜子......
@ly0506
我经常盯着孩子做作业,孩子做慢了就吼:“快做,没见过像你这么慢的!”孩子加快了速度,可我又忍不住说:“字怎么写得这么差,又出了差错!”
孩子于是又放慢了速度,然而我又沉不住气了:“这么久还没想出来,我怎么养了你这么笨的孩子!”最后只要我在旁边,孩子做作业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浑身发抖。
这样只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,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作业无法完成好, 而且其学习成绩也会下降。
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效的检查作业方法。
低年级、看字迹;高年级、看思路
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,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,而是说出大体范围,如“做得不错,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,你再看看。”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—个小圆圈,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,以改之。
三年级以后,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,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,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,由孩子自已确认。
如果计算结果错了,老师批改或考试时,判了xx,就让孩子自己去心疼、后悔,家长还装着深表遗憾、同情的样子:“真可惜,这儿错了一点,没得满分。没关系,下次注意一点,会考好的。”检查语文作业,发现错别字,只在下面画个小圆点,由孩子自己查字词纠正;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、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。
不做孩子的监工
我看见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,一旦发现有问题,或字写错、写歪了,一边帮着孩子涂擦,一边批评、埋怨、责怪孩子:“怎么搞的,又做错了,总是改不掉。”“说过多少遍,就是记不住,气死人的!”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在这种紧张、焦虑的氛围中,他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还能打开吗?这个时候,家长再怎么说教,他是听不进去的,也是改不过来的。
建议做法是,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,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,我们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,不轻意打扰孩子,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检查。
如何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
有许多朋友向我请教,说他们的孩子写作业不专心、爱拖拉,只几道题目也要做好半天,问我怎么办。可以分成三步走。
第一步,制定作业计划——
1. 每天写作业之前,先花两分钟的时间,把要完成的各样作业,排个先后顺序;
2. 在每样作业旁写上“预计开始时间”和“预计完成时间”;
3. 完成每样作业后,及时在旁边再写上“实际开始时间”和“实际完成时间”。
计划时间让孩子自己来写,只要不是太离谱,就算按照计划下来,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点,那也没有问题。
这样做的好处:
家长不需要时刻陪在孩子的旁边,可以做自己的事情,抽空不时地去看看她,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作业。
要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时间观念,第一步的目标,就是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作业,先不考虑时间安排是否合理。
其实,第一步执行了一段时间,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了。
实际操作的困难:
刚开始几天孩子排斥写计划,毕竟需要额外花时间写上去。他觉得自己已经每天作业做得这么晚了,为什么还要多做这件事情。
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态度坚决,必须要让孩子坚持写计划。要知道万事开头难,等习惯成自然了,越到后面就会越省力。
第二步,进行改进——
在确保每天能够按计划完成作业后,再看下完成作业的时间,哪里还有改进的空间。
根据孩子之前记录的作业实际完成时间,我们很容易地发现,哪一科花的时候过多。如果是数学作业花的时间多,等孩子做数学的时候,家长可以在旁边观察。
一般情况下,都是以下两个问题:
不擅长心算,怕出错所以速度慢;
草稿纸上不必要的时间花费较多。
心算的问题,只能靠多练多熟来解决。草稿纸费时多,是因为老师要求在试卷上必须步骤详细,所以草稿纸上,很多孩子也习惯地把每个步骤都写下来。
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找到了原因也就好解决了。
第三步,利用课余时间——
学校的课余时间,想办法也要利用起来。效率高的学生,在学校已经完成大部分的作业了。
其实,孩子每天的作业,有的只需十多分钟就能完成。如果能够在老师布置后及时解决,这样就可以少一样作业,回家后不需要再惦记着了。
家长可以跟孩子说,爸爸妈妈不可能跟他到学校去,这一步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解决,他可以观察一下,自己的同桌是怎么利用课余时间的。
以上三个步骤,大概要花三个月左右的时间。孩子的作业效率会明显提高了,一个学期下来,写作业前先列计划,会成为他的习惯,不用家长再叮嘱了。
如何点拨孩子做习题
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“爬坡”难题,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,是必要也是必须的。
因为,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,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。只是在辅导、点拨时要讲究技巧,其方法是:
a. 让孩子自己反复读题。
许多题目并不难,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,往往只看了一遍,就感到不会做,很难,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。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,立即告诉他如何做,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,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,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。
正确的方法是:“你很聪明,妈妈相信你,只要多读几遍原题,你会做得出来的。”当孩子做出来以后,大人要高兴地称赞:“我说你很聪明吧,只要仔细一读题,就会做了。”这时,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。
孩子不会做的题,大人坚持让他“再读一遍”、“再读一遍”……不轻意告诉他,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“逼”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,从而获得自信。
b.用例题作辅导。
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,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,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,编一个相似的例题,与孩子一起分析、讨论,弄懂弄通例题,再让孩子去做原题。由于弄懂了例题,孩子多半会做原题,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,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。
经过几个来回,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,孩子一定会做原题。这种做法,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,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。否则,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,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。
会学习的孩子,说到底就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,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,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。这就叫做“活读书”,而不是“死读书”。有的家长,似乎很疼爱孩子,生怕他多动脑,一遇到难题,就告诉其做法,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,应该避开。
c. 学会讲关键点。
对于有些数学难题,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,那么,可以就这个原题,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,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,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,去思考、去列式计算。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,或告诉孩子第—步做什么,第二步再做什么……如果这祥辅导孩子,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。
当然,孩子到了上四年级以后,数学题都很难了,许多爬坡题家长也无能为力,需要请家教辅导,那么我建议家长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辅导孩子,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列算式,怎么做题,如果是这样,看起来孩子的难题解决了,但思路总打不开。
课后这样复习,学习更高效
课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,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。下面分享怎样抓好这一环节,从而提高学习效率!
1.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
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,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。学生必须做到:上课高度集中注意力把课听懂、积极思考、当天解决疑难。
2.及时复习
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,先多后少。对新知识要“趁热打铁”抓紧时间复习和巩固,写完作业再看看书,理一理知识脉络。
3.经常复习
复习的次数要先密后疏,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又快又多,复习次数要相对多一点,间隔时间也相对短一些,随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,间隔时间可以越来越长。
4.复习时做好四件事
尝试回忆,看教科书,整理笔记,看参考书。
5.复习时的“五到”
即眼到、手到、口到、耳到、心到。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,全身心投入、多器官感知信息,记忆的效率就高。
6.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
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生理、心理规律是人体生物钟现象。比如早上和晚上8至9点,记忆力强,可复习英语、语文、政治、历时,下午演算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,可复习数理化。
7.适时做好系统性复习
一个星期、一个月或学完一单元,把各科知识整理归类,系统复习,知识能很清晰地印在大脑里。
8.复习计划与时间分配
每天对各门功课的复习做出明确安排,处理好各门功课的关系,既不要用时不平衡,又不要不分重点和自己的弱科而平均用力。
9.复习目标
复习要有切合自己实际学习能力的目标,并且有达不成目标的自我处罚措施。给自己适当的学习压力,提高复习效率。
10.最大限度利用时间复习
利用起平时一些闲散、短暂的时间,可以把每科的基础知识做成一张张小卡片带在身边,随时拿出来复习和巩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