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家长都说,跟孩子讲道理,简直是对牛弹琴,哪怕你说得头头是道,但孩子就是油盐不进。
到底怎样说,孩子才会听?
日常生活场景,正向对话,孩子更愿意听
1. 孩子不想上床睡觉时
错误说法:这么晚了还不睡,说了多少遍了,耳朵长哪里去了?
正确说法:孩子,睡觉时间到了,你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?
2. 孩子不好好吃饭时
错误说法:你快点吃,吃完给你买玩具、买零食。
正确说法:宝宝乖乖吃饭的话,就能像爸爸一样强壮了。
3. 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时
错误说法:就知道哭,哭有什么用!再哭就不要你了。
正确说法:孩子,你哭吧,等你什么时候不哭了,我们再来一起解决问题。
4. 孩子做作业经常磨蹭时
错误说法:你磨蹭半天了,没写几个字,再磨下去就别睡了。
正确说法:越早完成作业,休息的时间就越多,你想多点玩耍的时间呢,就早点完成作业。
5. 孩子任性说“不”时
错误说法: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,爸妈都是为了你好,你要听话!
正确说法:你可以说“不”,但我想听听你的理由,这样我才能理解你,对不对?
6. 当孩子出门磨蹭时
错误说法:快点走了,要迟到了,再拖拖拉拉的你就别出去了。
正确说法:我们来比一比,看谁更快出门。
7. 当孩子弄坏东西时
错误说法:你怎么这么不小心,下次再也不给你买了
正确说法:没事的,下次就知道不能这样做了,我们看能不能把它修好。
8. 当孩子闷闷不乐时
错误说法:别哭丧着脸,又不是什么大事,这么没出息。
正确说法:我感觉你今天有心思,需要妈妈帮忙吗?
9. 当孩子时不时过来打扰你时
错误说法:你怎么这么烦人呢,就不能安静一会吗?
正确说法:你自己先去玩一会,妈妈忙完就马上来找你
10. 让孩子做家务时
错误说法:叫你收拾,怎么又在玩,弄得乱七八糟,存心给我添乱是吧。
正确说法:孩子,你那天帮了妈妈一个大忙,妈妈今天也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呢。
事实证明,同样的一件事,用不同的话来表达,会带来不同的效果。
积极有效的对话,往往比命令式的对话,更容易说服孩子,让孩子乖乖听话。
掌握3个沟通的原则
怎样和孩子沟通?生活中有无数个具体的场景需要我们去应对。
但掌握好这3个沟通的原则,我们和孩子沟通起来,就简单有效多了。
第一个原则:共情关注
共情关注的核心,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。
父母的回应在孩子成长的头五年显得尤为重要。科学表明,恰当的情感回应对于孩子的行为和大脑发育是很有必要的。
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:
观察(看看孩子在关注什么,关注孩子所关注的)
理解(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包容,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什么)
行动(在理解的基础上付诸行动)
总之,积极的回应,是解决问题的良方。
第二个原则:充分交流,要多说
多和孩子谈话,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环境。
比如,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,多和他们交流,跟孩子解释发生着的事,主要就是为了能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。
比如,对于4~6岁的孩子,多和他们谈论一些更复杂的词语,能帮助他们接触到更广泛更新鲜的词汇,从而达到一个语言表达的新境界。
第三个原则:轮流谈话
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,一定要认真地听孩子在讲什么。
只有互动交流,你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在想什么,想要表达什么。
轮流谈话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,而家长自顾自地给孩子下达命令的说话方式,无法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连接,只会让孩子停止探索,缺少尝试的勇气。
你走进了孩子,孩子也就愿意听你说了!
因为,所有关系缺乏了沟通,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。